设计应用

合同自动化的等级序列、展开维度与风险防治*

作者:唐子晗
发布日期:2024-01-25
来源: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11期

1合同自动化vs自动驾驶:等级序列下的差异化发展

伴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与数字流程相脱节的静态合同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智能法律合约正在迅速改变合同的运行模式。随之引发的关于如何在保证商事合同充分享受自动化红利的同时,保持合同的法律完整性和可执行性的世纪难题成为了法律科技进一步发展必须面临的挑战。当前,法律行业在法律程序和法律文书的形式和功能等方面都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例如使用软件自动创建合同模板和由人工智能支持的大规模文件审查。这种融合的趋势也促使律师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如何在商业关系中利用自动化重构合同的运行模式,同时又能保持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和可执行性的可行方案。对此,Blycha & Garside提出了智能法律合约(Smart Legal Contracts,SLC),即一种包含一个或多个自执行组件来减少或消除合同过程中人工干预的因素,并且可以由机器(部分或全部)创建、执行、管理和维护的法律协议[1]。智能法律合约是在传统现实合约基础上进行形式化提取、着重于合约程序性和法律性共举的合约形式,可以通过转译机制转化成智能合约,从而进行程序运行,其目的在于在现行法下将智能合约形式及其代码执行行为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电子合同[2]。并且,从理论上讲,智能法律合约是对传统现实合约的形式化、模板化表达形式,属于法律合约且可转化为智能合约。但是能否转化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同自动化的水平高低。基于此,可以在合同自动化水平和自动驾驶汽车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自动化水平之间做类比,根据合同自动化的水平高低对其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从第0级(无自动化和无自动化合同绩效)到第5级(完全自动化和全自动合同绩效)[3]。其中,每一个级别的细微差别都代表了合同性质与操作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从第3级到第4级的转变中,合同自动化运行将面对合同条款和数字托管平台授权的条款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随着传统合同向智能法律合约发展,合同也从单纯对权利与义务的静态记录逐渐演变为兼具促使、审计以及记录合同绩效的“智能生命体”。这种转变一方面意味着合同的形式和功能开始依赖于数字技术的不断驱动,其自身也在逐渐向更加完整意义层面的机制设计迈进。另一方面,合同创建的自动化不同于合同履行的自动化,两者面向的是不同的法律问题。本文旨在为律师澄清合同自动化内部的发展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在第3级到第5级中智能合约的运行逻辑与风险防控。


本文下载请点击:合同自动化的等级序列、展开维度与风险防治AET-电子技术应用-最丰富的电子设计资源平台 (chinaaet.com)


作者信息:

唐子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电子技术应用微店二维码.jpg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合同自动化 智能法律合约 智能合约 人工智能 风险闭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