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其他> 业界动态> 中科大Phys. Rev. Lett. :在集成光学芯片上实现高效光子频率转换

中科大Phys. Rev. Lett. :在集成光学芯片上实现高效光子频率转换

2021-04-20
来源:悦智网
关键词: 光学芯片

  近日,中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集成光学芯片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邹长铃研究组在集成光子芯片上实现了基于微腔简并模式的高效光子频率转换,并进一步探究了微腔内的级联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跨波段的频率转换和放大。相关成果以“Efficient frequency conversion in a degenerateχ(2) microresonator”为题3月2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相干光学频率转换在经典和量子信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通讯、探测、传感,成像,同时也是连接光纤通讯波段和各种原子的跃迁波段的工具,对分布式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接口。因此,最近国际上有大量关于实现高效频率转换器件的实验研究。集成光子芯片上微腔可以增强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所以可以提升非线性光学效应,同时还具有体积小,可扩展性高,能耗小等优点,是实现高效率光学频率转换和其他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重要平台。

  然而,在芯片上实现腔增强的频率转换过程,需要满足三个或更多光学模式的相位匹配,这对于器件的设计、加工和调控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特别是针对于原子分子光谱相关的应用中,集成光子芯片的微纳加工工艺带来的误差使得微腔的共振频率与原子的跃迁线(例如Rb原子D2线宽为6MHz)几乎不可能实现匹配。为此,邹长铃研究组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简并和频效应,仅需要两个光学模式就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相干频率转换。并且,他们还实现了工作波长的精确调控:通过控制芯片基底温度实现了频率转换匹配窗口的粗调,范围可达100 GHz;基于前期光致微腔加热效应的相关工作[Optics Express 28, 11144(2020)],实现了MHz量级的精细调控。

微信图片_20210420154728.png

  如图所示,实验中实现的1560nm到780nm波长的光子数转换效率最高可达42%,频率带宽可达250GHz,可以满足后续通讯波段光子与Rb原子互联的需求。研究组进一步从理论出发,考虑了微腔内的Kerr效应以及级联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发现模式简并频率转换的信号还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增益,这在之前的光学相干频率转换的研究中被忽略了。他们实验上验证了这一重要的物理现象,并预言可以通过对芯片的工艺参数的进一步调控实现效率超过100%的频率转换,同时实现信号的转换和放大。

  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Overall, the current work provides a novel way for efficient on-chip frequency conversion, whi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on-chip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ach percentage of conversion efficiency matters in these applications(总的来说,该工作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片上频率转换的新颖方法,这对片上量子信息处理极其重要,转换效率的每一个百分比在这些应用中都至关重要)”。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