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电子最新文章 融合多模态分组特征处理模块的脑肿瘤分割方法 当前脑部肿瘤分割模型大多在通道维度上简单拼接多模态MRI图像,未充分利用其多模态信息。为此,基于3D UX-Net,提出融合多模态分组特征处理模块的MGF-UX Net模型。该模型通过模态特征抽取与融合两大模块,实现多模态特征的有效利用。模态特征抽取模块针对四种MRI模态特性,采用专门的特征提取网络,以最大化保留有效信息;模态特征融合模块基于先验知识,将四个模态划分为两组,并通过模态分组交叉注意力(MGCA)机制进行深度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BraTS2021数据集上,MGF-UX Net的平均DSC和HD95分别达到91.01%和4.975 mm,在脑肿瘤分割任务中各项指标优于现有对比模型。 发表于:11/13/2025 侵入式脑机产品进审批绿色通道 超柔性电极是关键 11月12日讯,日前,由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正式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CMDE)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这是国内首个进入该“绿色通道”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 发表于:11/12/2025 如何让医疗行业数据发挥价值?北电数智推进“AI+医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0月16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电数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北电数智自主研发的“星火·医疗底座”,围绕药学大模型、睡眠大模型、药学可信空间、具身智能等多项“AI+医疗”前沿技术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医疗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落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副院长张萍,北电数智董事长荆磊、首席科学家窦德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产业生态负责人吴岳、AI可信负责人邵兵等出席签约仪式。 发表于:11/11/2025 中国科学院植入式脑机接口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团队将蚕丝蛋白支架与可变形微电极阵列结合,开发出一种微创植入式柔性神经界面。该器件可经导管送入脑室,在脑脊液中自动展开并贴附尾状核头、脑室壁等深脑核心;共面金属屏蔽设计抑制噪声,实现高信噪比长期记录。帕金森绵羊模型验证显示,系统稳定捕捉β振荡并跟踪药物干预信号,四周内电学性能与组织相容性良好,为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深脑核团疾病的微创广覆盖监测提供新手段。 发表于:11/4/2025 脑机接口方案之争开始 OpenAI创始人押注超声波读取大脑 10月2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旗下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Merge Labs目前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在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赛道上,Merge Labs凭借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与埃隆·马斯克旗下Neuralink的侵入式方法形成了鲜明且引人注目的差异。 发表于:10/29/2025 基于Pearson与FBRCSP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研究 脑机接口(BCI)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无需依赖外周神经和肌肉的控制通道,广泛应用于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基于运动想象(MI)的BCI利用大脑在运动任务想象过程中的信号,实现无需肢体运动的控制。为提高MI-BCI的分类性能,提出了一种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通道选择(PCCS)和滤波器组正则化共空间模式(FBRCSP)的方法。首先,通过PCCS对EEG信号进行通道选择,保留关键信号并去除冗余信息;然后,采用FBRCSP优化空间模式提取判别性特征。在BCI Competition III IVa和IV Dataset I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PCCS-FBRCSP方法在分类准确率和稳定性方面优于传统方法,尤其在跨个体实验中展现出更强的鲁棒性。同时,该方法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发表于:10/28/2025 脑机接口方案之争白热化 奥尔特曼参与联合创办的Merge Labs已聘请生物分子工程师夏皮罗为其创始团队的一员;夏皮罗在脑机接口领域聚焦于神经成像和控制的非侵入性技术。截至目前,Neuralink帮助渐冻症、脊髓损伤在内的十余名患者恢复了语言或行动能力。 发表于:10/27/2025 我国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成功应用 9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我国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的临床试验由南开大学团队成功完成。该项试验帮助一位偏瘫患者实现了运动功能的部分恢复。在天津某康复医院内,67岁的郑先生不仅能够自行拿起水杯喝水,还可以借助拐杖行走。郑先生曾经历三次脑梗,最后一次导致他偏瘫卧床半年有余,生活一度无法自理。 发表于:9/22/2025 我国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 9月18日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布,研究院联合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5年多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如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可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NeuroWorm)。 发表于:9/18/2025 基于手势识别的视力检测系统设计 在手势识别与人机交互成为当下热点的背景下,为解决传统视力检测过程烦琐、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手势识别的视力检测系统设计。该系统以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通过激光测距模块、手势识别模块以及视力表显示模块等实现智能化、自助式视力检测。系统通过TFT LCD显示屏显示视标,在测距达到标准范围后,以手势识别传感器识别被测者的手势动作,通过微处理器采集、对比、判断后,以单视标判断准则及二分法检索策略,完成视力等级显示。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四种手势的正确识别且视力检测时的平均准确识别率达到82%,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发表于:9/17/2025 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发布 9 月 16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国家药监局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发表于:9/17/2025 中国科学院开发出纳米机器人 9月11日消息,癌症,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一直以来都是科研领域攻克的重点目标。如今,中国科学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开发出了新型“纳米机器人”(工程化纳米酶),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发表于:9/11/2025 费思科技多款电子负载、双向直流电源、可编程电源新品重磅亮相 2025年9月5日下午,深圳市费思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费思Faith)在深圳福田成功举办2025新品发布会暨经销商答谢会。 发表于:9/9/2025 美国科学家为Wi-Fi带来健康监测新功能 9 月 3 日消息,Wi-Fi 现在不仅能让你上网,还能感知你的心跳。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工程师们研发出一套系统,可将日常使用的无线信号转化为医疗检测工具。 发表于:9/4/2025 MATLAB 助力香港中文大学解决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挑战 中国 北京,2025 年 8 月 28 日 —— 全球领先的数学计算软件开发商 MathWorks 今日宣布,香港中文大学(下文简称:港中大)一支研究团队采用 MATLAB?、Medical Imaging Toolbox? 和 Image Processing Toolbox? 加速了生物医学图像处理工作流程。借助 MathWorks 的软件,研究人员高效地对万亿体素级别的图像进行了分割和分析,以往这些任务需要高端计算基础设施和大量手动编程。此次突破使研究人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集,为实时诊断铺平了道路,将有望显著提升临床决策能力。 发表于:9/2/2025 «12345678910…»